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板打蜡

从“离职旅行”到“强推广告”, 邓承浩再道歉

发布日期:2025-05-29 16:59:23 浏览:37375

仅隔10天,邓承浩再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5月27日,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及官方微博针对深蓝汽车在车机系统中强制投放开机广告事件发布道歉声明,表示对车机系统开屏权益提醒影响用车体验深表歉意。

事情的起因是多位深蓝汽车老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声称,5月27日早间启动车辆时深蓝汽车在没经过车主同意的情况下,突然弹出开机广告。

据了解,此次推送的广告以“感恩回馈”为名,实则是为促销新款车型S09发放购车券。广告文案显示“感谢48万深蓝车主的信任,现面向首任车主发放10000元深蓝S09专属购车券”,由此引发老车主愤慨。

有车主指出"购车时车企信誓旦旦承诺的'纯净车机系统'如今沦为空谈,这种未经用户同意便强制推送广告的行为,本质上是对契约精神的公然践踏。"

另有车主从驾驶安全维度对深蓝表示质疑,"车辆启动时驾驶员本就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准备阶段,全屏广告画面突然弹出不仅干扰驾驶操作,关闭按钮的隐蔽设计更迫使车主在挂挡行进中分心操作。”

虽然深蓝汽车在后续道歉声明中表示此次推送的广告为了让老车主知晓权益信息,但在老用户看来这只是避重就轻的表面功夫,并未回应核心争议点,尤其是该操作在驾驶场景中埋下的安全隐患。

一名车主晒出的截图显示,深蓝客服回复称该广告可通过“手动点击左上角跳过”或“挂D档退出”,页面仅出现一次。但仍有车主认为深蓝汽车侵犯了自己对车辆的所有权,且并未给予车主广告投送费,严重影响了驾车体验。

这在业内看来,“广告在车辆启动时全屏弹出关闭按钮设置隐蔽,甚至需要挂D档操作才能退出,这种设计不仅干扰了用户对车机系统的正常使用,更在驾驶场景中埋下安全隐患——驾驶员分心可能导致交通事故。”

实际上,此前宝马、奔驰等品牌均曾因类似行为遭用户投诉。这种现象背后,是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中急于挖掘车机系统“流量入口”价值的焦虑。

从法律层面审视,此次事件明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三条关于“未经用户同意不得通过交通工具推送广告”的规定。

相关法律从业者指出,“车机系统作为车主私有财产,车企未经授权强制推送广告,涉嫌侵犯用户隐私权和物权。若购车时未明确告知广告条款,还可能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的侵害。”

从事件本身来看,深蓝汽车的行为不仅触碰了法律红线,更严重损害了用户体验和品牌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蓝强制投放开机广告事件之前,深蓝汽车CEO邓承浩5月17日就“离职旅行”相关言论刚刚道过歉。

邓承浩在深蓝三周年活动上提出的“员工购车可离职两个月再返岗”政策,该政策要求员工购买G318无忧穿越版后,可申请离职旅行,返岗后职位不变。尽管邓承浩解释此举是为解决员工年假不足与产品体验需求的矛盾,但舆论普遍质疑其本质是“卖车+裁员”的营销噱头。

邓承浩前后两次道歉声明相隔仅10天,而两起事件的背后是深蓝汽车日益严峻的销量压力和盈利焦虑。数据显示2024年深蓝净亏损达15.72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超45亿元。今年1-4月深蓝累计销量8.78万辆,不足年销目标的18%,离50万辆年销相差甚远。

为扭转颓势,深蓝采取了激进的市场策略。如,此次通过车机强推新车S09,试图通过精准触达老用户实现转化。但这种急功近利的营销方式,反而适得其反。第三方调研显示,事件发酵后,深蓝品牌在潜在用户中的好感度下降17%,“车机广告”甚至成为部分消费者的购车 “避雷关键词”。

实际上,此次强制推新一定程度上迫于此前G318未打开深蓝汽车品牌向上的局面。据了解,自去年6月上市以来G318累计销售10,492辆,月均千辆水平,远未达到邓承浩“月销万辆”的水平,从而构想了以“离职旅行”政策刺激G318销量的政策。

无论是“离职旅行”还是车机广告强制推送,这两起事件看似独立,实则折射出当前深蓝汽车在销量压力下的战略焦虑和用户运营失焦。尤其是在智能化赛道的激烈竞争中,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用户权益,成为摆在深蓝汽车面前的一道必答题。